4月3日上午,协和武汉红十字会医院中医科病房在5楼举行启动仪式。这是该院实行南医北移20余年后,再次开设中医病房。
据悉,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成立于1917年冬,经过105年的曲折发展,医院几易院址,于2002年实施江汉区“南医北移”部署,整体搬迁至现址。中医科因人员不足等原因,在上世纪90年代末,只保留了中医门诊。
老照片由聂国兰医生本人提供
在当天的启动仪式上,湖北中医药大学专家代表蔡红卫博士到场表示祝贺。今年已68岁,见证医院中医发展的原中医科医生王绍基来到现场,为大家讲述医院中医科的发展史。他表示,“1976年,我21岁毕业后,就来到这上班,当时中医科优秀老中医不少,我的老师陈伯英是1955年到医院中医科工作,经验非常丰富,有幸医院后来安排我跟着他学技术。当时中医科群众口碑好,病人比肩接踵,希望此次中医病房的再启用能为医院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优化服务再添助力!”
该院退休返聘,今年74岁的老中医聂国兰因身体不适未到现场,但她也一直致力于医院中医事业发展,她表示,“1970年4月,我调入医院中医科工作,我记得科室发展鼎盛期时,有18位中医,每天门诊量有200余人次,病区有一层楼,45张床都不够用,经常满员、加床。当时中医科有冯发祥、陈伯英等一大批名声在外、病人慕名来院求诊的优秀老中医,在江汉区以及近郊都具有好口碑。我们的科主任冯发祥主任医师,自上世纪50年代初就开始行医,医术精湛,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开展肾病综合征、乳腺病、肝病、中医妇科及各类疑难杂症的特色治疗,冯主任自配的治疗乳腺疾病的中药合剂一直沿用至今”。
“1991年,我被确认为冯发祥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出师后一直为中医事业奋斗,现在每周三次到医院主办的唐家墩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以发挥余热。希望我院中医人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牢记‘大医精诚’四个字,为我院中医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重现中医科昔日的辉煌!”,聂国兰老中医继续说道。
目前,红会医院中医科聘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岭南陈氏飞针传承人、湖北中医药大学专任教师、中医博士吴偲作为中医科负责人。她表示,科室全体医务人员将传承前辈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做好妇产科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提高中医科门诊及病房服务品质,助推江汉区基层中医发展等工作。
该院党委书记张星表示,此次中医病房的重启是医院中医事业发展的一次扩容提质,希望中医科老中青三代中医人薪火相承、守正创新,为辖区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好评 ![]() |
|
0% | 0 |
中评 ![]() |
|
0% | 0 |
差评 ![]() |
|
0% | 0 |
大健康产业 | 文旅平台 | 爱奇艺健康网频道 | 网易健康网 | 寻医问药 | 凤凰网健康 | 中华康网 | 西部网健康 | 中药材天地网 | 药品资讯网 | 肾合胶囊 | 三九养生堂 |
电话:15102702762
电子邮箱:zct1133@163.com